现在所谓的情感专家已经快泛滥成灾了,几乎任何一个三十岁以上的成年人,掰话些真真假假的人生经历,再甩出几句事后诸葛亮似的片儿汤话,就能贴上个人生导师的标签混吃蒙喝了。所以,我对那些经常在电视广播里扯淡、恨不得每个月都能出本儿人生立志书的所谓专家学者,怀有深深的戒心,而且从来不碰书店那些披着心灵鸡汤外衣的“情感美文”。
   月前买了一本《我们心中的怕和爱》,水木丁著,一本解答普通人情感困扰的书信集。会买这本水木丁的书是因为在之前陆陆续续的读过她的一些文章,这些文章结构严谨,条理清晰,以通俗简洁的文字讲通了常人难以想明白的道理。看似简单的“摆事实,讲道理”,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,除了有乐于助人的良善之心外,更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性的角度,不然的话,解惑者要么成为对方的知心听众,要么会变身成只会骂人的咆哮教主。 与其说水木丁是情感专家,倒不如说她是情感医生,耐心地聆听着陷入迷茫的病人们诉说着各自的困惑与无奈,然后以医者般的冷静客观给出一个疗伤建议,没有什么虚头八脑的安慰和言之无物的同情,全是切实中肯的道理。
   书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段话:“给那些在生活中扎手札脚的孩子们“,这句话一下子就打动了我。是的,我们都难免被人际关系中的明枪暗箭所伤,而这种被生活磕碰出的伤,除了受伤者,外人很少会关心在意,受伤的人也难找到诉苦之处,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默默忍受,依靠时间抚平伤痛。运气好的,伤口好的快些,长些教训,学到点经验,不会留下心理创伤什么的;而运气不好的,内心的伤会缠绵反复,难以愈合,甚至会留下永远的阴影和伤疤,无法坦然释怀。而这本书就是给这些已经受伤或伤痛难平的伤员们一个疗伤的途径,用一个人的经验帮到另一个人。
   这本书基本是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看的,断断续续的看了大半个月,除了没时间外,更主要的是,书中很多的困境我不会经历,即使经历也已经能躲开那些陷阱暗坑了,这个就是成熟世故了吧。写信的女孩子们大多是为情所困不知所措,而水木丁的回信除了解感情的毒外还会兼谈些人生,毕竟人这一辈子除了情感危机以外还会遇到更多其它方面的难题。这世上不光技术能触类旁通,道理也行,没有情感困惑的看看此书也会看明白些事情,懂得些道理,知道在生活中,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,什么是过眼云烟,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少吃点亏,少上些当,少走些弯路。

作者ID: 5125071
2013-01-18
鲜花: 0
鸡蛋: 0
返回主页